一、 行情回顾
10月粘胶短纤延续弱势,市场看跌气氛浓郁,主流大厂报价节节败退,市场信心直接被打压,人棉纱市场需求难以上涨,纱厂对原料采购仍处于低位。截至月末,中端商谈价下跌至14800-14900元/吨;高端产品成交重心在15000-15200元/吨,与上月相比,价格下跌了380元/吨,跌幅为2.51%。
由于国庆小长假过前后,下游多有刚需备货操作,厂家库存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市场产销也逐渐好转,得益于此,粘胶短纤报价迎来了普涨的行情,中端厂家报价上调至15300-15500元/吨,高端厂家报价上调至15500元/吨,但是下游追涨热情不高,市场观望气氛较浓。随着人棉纱市场难以出现亮点,对原料粘胶短纤的采购积极性一般,粘胶短纤市场氛围陷入僵持态势,虽然主流大厂报价依旧坚持在15200-15400元/吨,市场成交阻力加大,部分实际商谈有优惠措施,中端较低出货在14900-15100元/吨,高端部分偏低在15100-15200元/吨。进入中旬,大宗商品全线走低,进一步打压了粘胶短纤的市场信心,市场整体看跌气氛浓郁,再加上行业库存持续上升,厂家不得不低价出货来缓解压力,市场价格出现分化状态,中端产品低价频现,采购普遍压价或倾向于月结政策,月末,高端厂家商谈重心在1500-15200元/吨,中端主流大厂执行意向不低于15000元/吨,但是市场弱势尽显,虽然有部分主流厂家停产检修,行业负荷有所下降,但是供需整体仍失衡中,再加上宏观大环境疲软,因此粘胶短纤仍处于阴跌态势。
二、 粘胶短纤产能情况
负荷方面,10月行业负荷小幅下降,在9成左右。月末在持续低产销的影响下,有部分主流大厂实行停车检修操作,但是整体行业负荷仍维持在高位。10月中旬,阜宁澳洋三期新项目联动试车,投产提上日程;22日,宜宾丝丽雅对其生产线轮休停车技改,预计为期半个月;截至月末,行业负荷在89%左右。
产销方面,国庆小长假前后,下游有一定的刚需集中备货操作,产销较高可达200-300%,但是随着这波补货潮过后,市场进入僵持态势,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部分高端厂家价格灵活,产销在6-7成运行,不少工厂单日产销仅在3-4成左右,临近月末,市场产销依旧低迷,难有好转。
库存方面,进入10月受到产销不佳的影响,行业库存先降后升,行业库存水平层次不齐,进入月中,行业库存上升趋势明显,部分较高工厂库存在半个月左右,虽然月末有厂家有停产操作,但是行业整体库存仍小幅走高,月末大多数厂家库存已有大半个月的水平,市场信心疲软。
三、 粘胶短纤现金流变化
从成本面来看,本月短绒市场价格稳中偏弱,月初下游精制棉等开工偏低,市场需求减弱,行业买卖交投气氛持续偏低,长丝绒价格下跌了50-100元/吨,月末下游集中备货需求升温,市场交投气氛有所改善,夏津长丝绒价格在3650-3700元/吨,新疆长丝绒在3000-3050元/吨;溶解浆方面国产溶解浆延续低位,华泰经过近三个月的检修,月末恢复溶解浆生产,但是仍有主流大厂停车检修中,行业供应整体偏紧,月末国产溶解浆新月报价继续上涨至7800-8000元/吨;进口溶解浆的采购心态普遍维稳,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进口成本提升明显,阔叶浆报价在940-950美元/吨,针叶浆则在990美元/吨;棉浆市场则产量仍旧偏低,价格也维持稳定,华东地区短丝浆报价维持在7200-7300元/吨,价格较为坚挺。
我们按照目前7180元/吨的棉浆粕来计算,生产损耗设定为市场上比较常规的3%,制成的粘胶短纤仅原料成本就达到7396元/吨,再加上目前7000元/吨的加工成本,1.5D粘胶短纤的成本就高达14396元/吨。而粘胶短纤较低商谈价在14500元/吨左右,厂家实际仍处于亏损空间。
四、 下游人棉纱情况
10月人棉纱市场价格随着原料先涨后跌。月初粘胶短纤价格普涨,人棉纱价格也小幅跟进,但是市场面临出货困难的问题,萧绍地区环锭纺30S价格在19700-19800元/吨,赛络纺40S商谈价在22000元/吨;月中随着大环境走弱,人棉纱市场走货难以好转,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影响下,下游采购多按需采购,实际成交表现平平。截至31日,萧绍地区环锭纺30S市场主流商谈价重心下跌至19200-19500元/吨,赛络纺40S市场报价在22200-22500元/吨;紧密赛络纺40S在22700-23000元/吨,月上月相比,价格下跌了30元/吨。
五、后市展望
离2018年结束还剩不到2个月的时间,粘胶短纤仍弱势难改。从粘胶短纤的基本面来看,市场整体处于弱势,不少主流厂家处于亏损状态,下游纱布缺乏亮点,无论是包芯纱、环锭纺和气流纺均差强人意,不少纺织企业更因为坯布销售不畅而限停产,这样就更加抑制了粘胶短纤市场的氛围。此外,进入11月份,几套装置都投产在即,市场供应还将扩大,在需求面不畅的环境下,供需失衡将更加明显,预计11月在无特别大的利好消息提振下,粘胶短纤市场仍维持僵持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