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75载长歌奋进,作为最基层行政和经济单元的小镇描摹了高质量发展的肌理与底色。小镇虽小,却是960万平方公里上数以万计的行政单元,是展示时代发展变迁的窗口,是城市与乡村的诗意连接,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有的已成为全球衣食住行的“隐形冠军”,有的正照亮追逐星辰大海的梦想航程。
今天,跟随江苏广电荔枝新闻《神奇的小镇》栏目走进盛泽镇,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日出万绸,衣被天下”。坐落在江苏苏州最南端的盛泽镇,素有“绸都”与纺织名镇的美誉。今天,盛泽镇已经成为全球纺织行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各类纺织品年产量超130亿米,拥有“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根丝到一个品牌”的世界级完整产业链。以一根天然蚕丝为起点,盛泽的纺织产业历经千年洗礼,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根丝”的传承与创新
盛泽的丝绸生产与贸易源远流长,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从盛唐贡品到明清“盛绸”,盛泽丝绸的美名早早蜚声海内外。解放后,盛泽丝绸从传统手工生产逐步发展到工业化生产。而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盛泽丝绸也不断因时而变、因时而进。
做了大半辈子真丝绸的张国权见证并经历着盛泽丝绸产业的飞速发展。1986年,他从苏州丝绸工学院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当时盛泽四大绸厂之一的新华丝织厂做技术员。2004年,他创办了同欣丝绸织造有限公司,开始了对传统工艺的机器织造和高端丝绸市场的不断探索。
“云锦、宋锦、花萝等非遗产品,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我们在继承老祖宗技艺的基础上,经过摸索,把纯手工的跟现有的机器配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产量又增加了色彩的丰富度。现在结合着年轻人对花型、色彩的认知度,我们也请了设计师设计新的花型,希望给消费群体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
“85后”的黄秋停,自诩为丝绸行业的“小辈”,他和许多年轻的丝绸爱好者正为盛泽丝绸带来新的色彩。
“我们成立品牌的一个初衷就是想以服饰为载体,更好地体现丝绸应有的价值。所以我们运用各种面料与非遗技艺,跟现代技艺进行结合进行创新设计,其实这也代表着一种新质生产力。我们希望通过更高的平台,走向国际,让大家看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承好盛泽‘一根丝’的美名,是我们青年人的一种责任。”黄秋停说。
“一匹布”的更新与发展
对大多数纺织产品来说,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而苏州正是涤纶的主要原产地。涤纶是一种典型的纺织化学纤维,生产出这样的一块化纤面料,要依靠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打通“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完整产业供应链,恒力用了二十多年。
“打通全产业链对我们来说有着巨大的优势,既可以保障上下游物料的供应与产质量水平的传递,又可以带动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汤方明说。
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释放出了石化纺织全行业的无限可能。依托上游大化工平台优势,恒力构筑起了“从一滴油到万物”的新材料产业生态,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赋能。
成立于2007年的吴江市六福纺织有限公司,也在构建着自己的产业链发展之路。
“我们公司主要在做一些纤维素纤维的面料,包含醋酸、人丝、铜氨、天丝、莫代尔等天然环保系列面料。我们还建立了外贸网站,尝试与设计师合作,开发成品女装。”通过搭建直播间,六福纺织建立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我们的目标是做时尚女装面料的生产者,做纤维素纤维面料的引领者,我们从不怕新品被模仿,因为我们有超强的‘快反’能力和完备的下游产业链。” 六福纺织总经理陆建国说。
如今,依靠着创新驱动,盛泽纺织的产业链图谱还在向更深处、更广处延展。
一座小镇的千年产业传奇
历史悠久的丝绸业,曾经成功让盛泽以一镇之域跻身“中国四大绸都”之一。历经千年,属于盛泽的传奇故事远远没有结束。从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的新中装到G20峰会国礼、国家阅兵福袋,从海洋工程到页岩油气输送、安全环保等特种领域,盛泽的纺织如今活跃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目前,盛泽全镇拥有2500多家工业企业以及恒力、盛虹两家世界500强大型纺织企业集团。一条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制成品的产业链和集研发、生产、市场、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配套体系,推动着千亿级集群、千亿级市场、千亿级企业齐头并进。
这座15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近50万的苏南小镇,不仅留住了千百年的基业,还用精彩的实践,做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