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聚酯工厂开启了新一轮促销,涤纶长丝各规格让利100-200元/吨不等。
8月9日,桐昆、新凤鸣等多家聚酯大厂再次下调涤丝价格,降价幅度在100-150元/吨左右。
短短4天时间,聚酯大厂先后两次调整涤丝报价,给人一种“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的错觉。针对来自原料端这番操作,处于下游的纺织企业又将作何反应?
涤丝促销,织造开机现分歧
01
单从产销数据来看,7月以来,聚酯产销出现过两次放量行情,一次是月初,一次是7月23-24日。
与7月末那场引起织造企业集中补库的大促销不同的是,本轮聚酯工厂接连促销效果着实有点“波澜不惊”,8月6日、7日、8日这三天,聚酯平均产销均维持在5成以下,整体波动幅度有限。
从根源上来讲,聚酯产销波动与织造开机率息息相关。绸都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样本内织造企业开机率为69.3%,环比下降1.2%。由此可见,在持续性高温和需求季节性下滑的双重影响下,织造企业生产受到波及,整体负荷随之下降。
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尽管有些纺织企业无奈选择降负生产,但仍有部分企业延续着高开工、高负荷,甚至存在满开的情况。
主营混纺面料的陈先生表示,“虽说8月承接订单较7月略有减少,但手头订单目前还算充足,订单能维持30天以上。开机方面,工厂开机率维持100%,在产均为订单。”
另一位主营秋冬面料的毛先生感慨道,“8月新增订单虽不及7月,但订单持续性较强,且都是一些应季产品。为了确保生产计划顺利进行,工厂开机率较7月并无明显变动,依旧维持着满开状态。”
从企业反馈来看,订单稳定性是决定开机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市场需求相对疲软的背景下,那些能够维持高开机的纺织企业往往具备着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
谨慎观望,外贸询单略回升
02
现阶段,原料价格波动对织造企业运营策略存在着直接影响。聚酯工厂频繁降价促销虽为织造企业提供了降低成本支出的潜在机会,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市场不确定性,导致许多纺织老板保持着谨慎观望态度,纷纷用按需采购的策略加以应对。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聚酯厂家给出的涤丝报价未能达到织造企业的心理价位,是很难刺激销量,也难以有效去库。
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8月中下旬海内外秋冬订单的逐步下达,那些原本没有采购意愿的织造企业极有可能出现补库需求,逢低采购、提前囤货等现象有望出现。
主营混纺面料的陈先生坦言,“我们会根据订单需求来采购原料,采购周期为7-15天。订单方面,外贸情况要好于内销,体量普遍在10万米左右。因此,在原料低位时会选择适当补充库存。”
主营秋冬面料的毛先生也存在着类似情况,据他透露,“当前是外贸订单比较多,内销则暂未启动,多以功能性面料为主。我们原料采购周期为30天,接下来是秋冬面料主场,不排除有提前囤积原料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原料成本是影响纺织企业利润的重要环节。在旺季时,充足的订单让织造企业对原料采购顾虑减少。但当淡季来临时,纺织企业缺乏足够订单支撑,原料采购动力自然不足,再加上今年原料价格有点“不按常理出牌”,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织造企业的采购热情。
综合来看,聚酯产销能否“爆发”,并非单纯依赖于聚酯厂家降价促销的策略,而是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其中纺织织造的采购意愿和配合程度尤为关键,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