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60年历史的老国企吉林化纤,是一家聚焦人造丝、腈纶纤维等领域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人造丝、腈纶纤维生产基地。
近日,随着国潮风的不断流行,相应的原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吉林化纤再度加码,启动了年产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
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正式启动
5月17日,吉林化纤年产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主要包括1个原液单元、3个纺丝单元、3个酸站单元、3个化学水站单元,计划于2026年全部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公司人造丝产能将突破14万吨,将为吉林化纤突破400亿产值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吉林化纤的人造丝发展已有40年的历史,是全球纺织行业中最优质的人造丝供应商,产品50%以上出口日本、韩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成为H&M、ZARA、HUGO BOSS等国际大品牌的首选原料;特别是,“新国潮”在国内流行,制作“马面裙”为首的提花国风服饰都首选吉林化纤人造丝,产品供不应求。
除了在人造丝方面颇有成就外,如今,这个“化纤老大哥”又多了一个闪亮的“新标签”——全国最大、全球单线效率最高、规格牌号最全的碳纤维生产企业。
发力碳纤维
近年来,吉林化纤依托原有的产业优势,推动传统纤维板块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同时,全力培育碳纤维产业,通过突破一系列技术屏障,重塑竞争新优势,开创了我国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的先河,进一步明确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该企业碳纤维板块产量同比增长38.3%,拉动整个企业销售收入逆势同比增长10.2%。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化纤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率较低, 特别是2005年前后,受产能过剩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整个行业普遍承压。为此,该公司大力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一边“有中生新”,不断升级现有产品功能和性能,向高端化人造丝、 腈纶领域挺进;一边“无中生有”,把目光投向新材料领域——碳纤维产业。
吉林化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武说,“碳纤维是在腈纶工艺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一种新型纤维,企业腈纶产能大,具备向下游‘无中生有’的能力”。
虽然碳纤维产品附加值高,但由于生产技术门槛也高,加之国外长期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我国始终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没有核心技术,只能受制于人。为了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2006年,吉林化纤成立研发团队,开始全力“破冰”。
依托自有核心技术,2011年9月,吉林化纤5000吨碳纤维原丝项目建成投产,第一根碳纤维白丝在齐巍手中成功纺出,该项目也开创了国产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的先河。自此,国内市场“一丝难求”的局面一去不返,进口碳纤维原丝价格随之下跌40%。
眼下,吉林化纤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建成后,企业将成为全球唯一自主研发并拥有干、湿法纺丝双路线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十四五”期间,该企业规划建设的碳纤维产业项目达16个。
目前,吉林化纤已形成16万吨原丝、4.9万吨碳丝、2万吨复材制品的产能规模;原丝、碳丝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国兴复材拉挤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孙小君告诉记者,随着碳纤维板块井喷式发展,10年来,吉林化纤企业总资产翻了两番,销售收入增长3倍。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吉林化纤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首批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在该企业的带动下,当地聚集了一大批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企业,一条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正徐徐隆起,成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升格”为省国资委实控
近日,吉林化纤又从吉林市国资委实控“升格”为省国资委实控。
吉林化纤(000420)5月14日晚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吉林市国资委于5月13日与吉林省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资本运营集团”)签署相关股权转让备忘录,吉林市国资委拟向资本运营集团转让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化纤集团”)、吉林市国兴新材料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兴新材料”)控制权。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化纤集团,资本运营集团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吉林市国资委变更为吉林省国资委。
据吉林化纤5月14日晚最新公告,本次交易背景是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制定了“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全省碳纤维产业,落实《吉林省碳纤维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统筹全省之力,围绕“国内碳纤维产业链优质发展”“带动全省产业聚集和经济发展”高度,支持公司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