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前到现在,纺织市场走货情况非常好,其中固然有差异化纺织品异军突起的因素,但根据二八定律,差异化、高端类的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比有限,且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卖得好属于常态。常规产品作为市场中的大多数,它的销量才是决定市场好坏的关键因素。
热销的常规面料
一家面料企业负责人王总表示:“今年的春亚纺、尼丝纺特别好卖,订单一个接着一个,根本来不及做。”
实际上,从去年12月开始,常规面料的销售情况一直非常良好,从多个侧面都可以看出。
织造方面,春节以后,织造工厂的织机开机率就被快速拉满,据中国绸都网数据监测显示,现阶段织造企业开机率高达80.4%。也有不少纺织企业表示,制约他们开工的最大因素不是订单,而是工人,市场上的订单不缺,但熟练工人确实难招。
印染方面,3月开始染厂就出现了爆仓的情况,目前虽然爆仓的情况略有缓解,但依然存在需要排队的情况。
后整理方面,与印染行业类似,烫金、贴膜等工艺同样需要排队等待。
物流方面,坯布市场中运布的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接连不断,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时间处于忙碌之中。
为什么今年常规面料的销售情况这么好呢?
需求市场扩张
近些年,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扩张。
内需增长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伴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大量制造业向原本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转移,给当地带去了大量就业,切实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也释放出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当地居民收入增加了,服装的购买力也会自然增加,对于新兴的消费群体来说,性价比是他们非常关心事情,直播、网购的兴起又能让他们更好地货比三家,常规产品物美价廉的特性非常符合他们的需求。
外需扩张
距离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过了11年,在合作中,中国不仅带去了商品,还带去了基建,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我国纺织企业也加快了出海的步伐。
2013年至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从1256亿美元增长到1685亿美元。2023年11月对中亚五国出口同比上升超30%,对非洲出口也保持上涨。
不少做外贸的纺织企业表示,在新兴市场中,最畅销的同样是以性价比著称的常规产品。
常规产品不再常规
随着织造、印染、后整理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哪怕是一些常规的面料,通过特殊的工艺处理,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例如市场上的一款压皱色丁,通过特殊后整理,可以做到超高弹力,用它做成成衣,只有婴儿大小却能穿下一个成年人。
而一些数年前的高端产品,在产能扩大,技术普及以后,价格也逐渐变得亲民。
以热销的尼丝纺为例,尼丝纺的原料是锦纶,锦纶性能优良,过去制约其在纺织品中运用的最主要因素是成本,锦纶POY与涤纶POY价差最高位时约为1.4万元/吨,1吨锦纶丝的成本接近3吨涤纶丝,到了2023年,锦纶POY与涤纶POY的价差已经从最高的1.4万元/吨缩小为约8000元/吨。成本下来了,市场自然也就扩大了。
当纺织产业链的整体水平进步之后,常规产品也拥有了更强大的性能,变得不再普通,消费者也得以用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适合自己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