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产业观察 > 正文

贸易商跟跌不积极,进口纱成交陷入半停滞状态

[ 来源:中国棉花网 | 作者:中国棉花网 | 时间:2022-09-06T10:16:01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据广东、江浙、福建等地棉纱贸易商反馈,受8月底以来ICE棉花期货连续大幅下挫、人民币持续贬值及8/9月份出口欧美溯源新单下达量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下游织布企业、中间商等对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等产地港口保税棉纱、远月棉纱船货的询价/采购迅速减少甚至陷入半停滞状态,尤其印度棉纱因性价比相对偏低,需要提前2个月左右下单(足额缴纳合同保证金)而被中国买家从购物车中清除。

杭州某轻纺进出口公司表示,近一周多来除进口OE纱表现差强人意外(主要是越南、泰国、印尼等产地,部分贸易商甚至试图上调报价),C20S-40S环锭纺纱及50S及以上印度/越南产普梳/精梳纱出货一直比较清淡。

随着ICE期货暴跌、中国国产棉纱报价振荡下调的影响,贸易商大多采取船货/港口保税棉纱封盘、暂缓对外报价,观望气氛比较浓;少数贸易商考虑到截止目前青岛、上海、宁波、广州等港口保税+非保税棉纱库存比较低及“金九银十”欧美“双节”订单回流的预期较强,棉纱美金、人民币报价并未有明显下调,内外棉纱的价差进一步扩大。

印度古吉拉特邦某纱厂分析,由于印度国内S-6、J34/MCU等现货在2022/23年度新棉价格或高开高走的支撑下横盘企稳;而印度南部纱厂开机率仅维持在40%-50%导致棉纱供给能力不足,再加上棉花免税进口的期限截止2022年10月31日,因此即使ICE棉花期货大幅跳水,但印度棉纱FOB/CNF报价回调的空间并不大;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纱厂面临的成本压力也很突出,预计棉纱价格下调的力度、幅度将大幅落后于棉花期货及中国国产棉纱。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