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产业观察 > 正文

郑棉反弹后盘整,纺企采购谨慎

[ 来源:中国棉花网 | 作者:中国棉花网 | 时间:2022-06-30T10:53:22.737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经过前期一轮深幅回落,郑棉终于迎来久违的反弹,郑棉主力合约一度收复17500元/吨关口,由于缺乏棉花现货成交量及ICE外盘的配合,郑棉反弹的力度、幅度都受到较大限制,目前在17000-17500元/吨区间短暂盘整。

江苏、山东等地棉花贸易商反馈,即使郑棉CF2209合约盘面价格连续大跌,贸易商大量挂单、增加基差点价盘,也未出现棉纺织企业、中间商集中询价、补库的现象,有些中小用棉企业并没有改变随用随买、按需采购的策略,令人感到意外。据了解,6月中旬以来郑棉各合约大幅回落,大部分贸易商、期现公司都上调了基差,现货的下调幅度明显落后于期货,贸易商“套利”操作利润有所增加。

近半个月来郑棉跌幅近4000点,导致棉花与粘胶短纤、涤纶短纤等替代品的价差大幅收窄,加上2022年秋冬季涤棉、棉粘、涤粘等中厚织物订单已进入收尾阶段,部分棉纺厂或采取原料上“减化纤,增棉花”操作。

从调查来看,6月28-29日,江浙、广东等市场1.5D*38mm粘胶短纤、1.4D*38mm涤纶短纤的中间价分别为15390元/吨、8460元/吨,与当前疆内监管库3128B的价差分别约2600元/吨、9540元/吨,1.4D*38mm与3128B棉花价差较四五月份缩小近6000元/吨。河南南阳某中型纺企表示,近期部分织造、面料企业接到学生(包含中学、大学)床单、被套、毛巾等订单,数量尚可,对中低支纱的消费需求形成一定支撑,不排除部分棉纺厂降低混纺纱、化纤纱的产量,转而扩大OE纱及C32以下棉纱的生产。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