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产业观察 > 正文

钢丝圈挂花造成毛羽纱疵的成因及预防

[ 来源:纺机网 | 作者:纺机网 | 时间:2022-01-05T10:47:57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纱疵形态

毛羽是影响质量评定的重要纱疵之一,一般在牵伸加捻三角区产生。在实际生产中,钢丝圈挂花造成的毛羽不仅影响成纱质量,检测时也难以发现。

具体形态:毛羽集中细密,外观呈茸毛状,纱管中的卷绕层、束缚层分辨不清,检测1mm~9 mm毛羽指数不同程度增大,正常毛羽指数与钢丝圈挂花毛羽指数对比见下表。

 

正常毛羽指数与钢丝圈挂花毛羽指数对比

纱疵形成机理分析

钢丝圈速度与前罗拉速度成正比,当钢丝圈挂花或清洁器积花后,钢领、钢丝圈的摩擦力增大,运动形成的气流形态有所变化,造成纤维间的抽拉运动,形成毛羽。同时钢丝圈、钢领的升温增加,花衣束缚钢丝圈不易散热,空气的黏滞性大,影响纤维的聚合;钢丝圈再次挂花后速度不稳定,从纺纱段到卷绕段张力受到影响,增加了边纤维的扩散,容易造成毛羽。

 

纱疵的成因

1)钢丝圈发涩发毛,质量不好。

2)钢领表面粗糙,增加了钢丝圈的磨损,形成毛羽。

3)钢丝圈与清洁器间隔距过大或不起作用,造成清洁器作用不良,形成毛羽。

4)车间内相对湿度过低,飞花过多。容易随钢丝圈运动附入钢丝圈内,形成钢丝圈挂花。

 

纱疵的预防

1)不同纱线品种采用不同的钢丝圈清洁器隔距。实践证明,14.6 tex以下纱线采用钢丝圈与清洁器隔距为1.45 mm,18.2 tex~2 tex为1.6 mm,27.85 tex为1.7 mm,可以有效预防钢丝圈挂花造成的毛羽纱疵,同时要求钢丝圈清洁器作用必须良好。无清洁器的钢丝圈清理2 h后又会重新挂花。

2)加强运转操作管理,每落纱清理一次挂花。

3)控制车间的飞花和相对湿度。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