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产业观察 > 正文

新棉快要上市了 有些话需要强调一下

[ 来源:中储棉信息中心 | 作者:中储棉信息中心 | 时间:2021-08-14T10:33:17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8月初,新疆棉花陆续结铃,尽管棉花生长前期受到天气扰动,但后期加强了田间管理措施,棉花长势较好,底桃较多。距离新花采摘上市的时间还有一个多月,市场已经开始聚焦产量数据。

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棉总产量557.8万吨,同比下降6.3%,新疆产量501.7万吨,同比下降4.5%。笔者认为,如果今后一段时期的气温适宜棉花结铃吐絮,棉花产量可能还会有所增加。因此,即便按照此前预测的总产量下降,也不至于对棉花基本面造成多大影响,毕竟减产比例很低。

从供应数据来看,棉花的绝对数量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之所以造成资源紧张,主要是郑棉价格持续上涨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资源被锁在期货里无法正常流通,这是储备棉连续保持高成交率的原因之一。

最重要的还需关注后市消费,这是当前影响棉价走势的最重要的因素,否则任由前端炒作,最后还是空中楼阁、一地鸡毛。消费对棉价的支撑至关重要,这轮行情能够起势就是与下游消费恢复有很大关系,棉纺企业不仅利润丰厚,而且订单充足,为棉价上涨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因此,只要消费能够持续下去,棉价还是易涨难跌。目前棉纱向坯布价格传导阻力较大,如果前段棉价能够维持高位,甚至继续上涨,坯布及后端传导也将变得顺畅。

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前期炒作籽棉收购价的氛围已经非常浓厚,从一些调查问卷来看,棉农、棉企、贸易商都对今年棉花开秤价格抱有很高期待,特别是今年棉花加工线又有所增加,加剧了籽棉收购的竞争。自有轧花企业或许还能够保持冷静,面对高价籽棉能够保持冷静谨慎,但是承包轧花厂的企业只能加价抢収,并且这类企业还不在少数。按照往年规律,新棉收购都是高开低走态势,今年是延续往年规律,还是另辟蹊径值得关注。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石丽菁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