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下游织造及终端服装都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乙二醇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华东主港口库存迎来年内低位--87.7万吨!
下半年开始,乙二醇期货面就结束了它“跌跌不休”的状态,开始一路高歌猛进。8月份,相比“同宗兄弟”PTA来说,乙二醇“风生水起”,基本都处于上涨态势,PTA跌它涨,PTA涨它也涨。受到期货面的带动,乙二醇现货价格也开始拉涨,截至9日,乙二醇内盘现货价格在4865元/吨左右,已经达到近半年来价格高位。
那么为何在下半年,乙二醇“大翻身”,开启了上行通道呢?
一、降负、减产,拉涨价格上涨趋势
近十年来,我国乙二醇发展迅速。尤其是2018年,是乙二醇的产能扩张期,新装置投产较多,产量增长也较快。据统计,2018年我国乙二醇产量超630万吨,同比增长11.67%。直至2019年上半年,乙二醇产量依旧在增长,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2018年下半年,多套乙二醇装置投产,因此产能释放的集中期就在2018年年底及2019年上半年,尤其是今年3月,乙二醇产量达到了72.5万吨。
众所周知,在聚酯产业链上,乙二醇将用于制作PET上,最终制成涤纶长丝用于织造上。而今年4月份以来,受到外围织机兴起导致产能过剩以及终端服装需求萎缩、中美贸易反复等因素,纺织市场并不景气,甚至多用“惨淡”来形容。织造厂家坯布库存高企,订单又寥寥无几,资金压力大,除保本经营之外,对原料的需求并不旺盛,反馈到更上游,对乙二醇的需求也并不旺盛,因此,从6月份开始,乙二醇厂家开始降负,至9月6日,开工率虽然有所回升,但依旧处于近一年半以来的低位。
开工率低、产量减少,乙二醇供需面偏紧,现货价格自然被拉涨。
二、华东主港口到货偏少,去库存效果明显
从7月份开始,乙二醇华东主港口到货基本偏少,因此,一直处于去库存阶段。截至6日,乙二醇华东主港口库存在87.7万吨左右,与4月份145.4万吨的高位相比,5个月内库存大幅减少了57.5万吨,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华东主港口的库存已经至年内低位!
我国乙二醇大部分还是依赖于进口,而从装置检修来看,9-10月份国外装置检修较多,因此进口量回归性可能不大,港口到货依旧会处于偏少,短时间内,乙二醇依旧会处于去库存阶段,若外围宏观因素没有太大变化,乙二醇行情短期内还是处于偏强状态。
三、“金九”下游产销有所回暖,需求有所上升
相比于PTA来说,乙二醇并不像PTA那样容易受炒作、装置检修影响,更重要的还是受下游需求的影响。8月底开始,聚酯厂家及终端织造厂家开机率均有所回升,聚酯厂家开机率目前在92%左右,织造厂家开机率在87%左右,下游开机率提升对乙二醇行情起到了提振作用。
虽然整体来看,纺织市场行情并没有多大转变,但部分高附加值产品还是相对热销,T400、T800生产厂家接单不遐,染厂的交期也有所延长,可见,市场需求还是存在。从心理层面来看,纺织人对“金九银十”的预期还是存在,目前即使终端需求没有大的改变,也不会再大幅降开工,开机就需要原料,反馈到更上游,对乙二醇的需求也仍存在。
从目前来看,乙二醇已经结束了“跌跌不休”的局面,利润方面也开始扭亏为盈,目前已经回升至20美元/吨左右。而在此前的近4个月时间里,乙二醇的利润都处于亏损状态或在亏损边缘徘徊。
虽然短期内乙二醇行情偏稳,但是长期来看,10月份内蒙古荣信40万吨乙二醇装置试车,11月份恒力一期90万吨乙二醇装置试车,12月底浙江石化75万吨乙二醇装置试车,今年年底产能或许不能集中释放,但是后期整体来看,供需偏紧状态将改变,大宗商品弱势格局难以改变,乙二醇上涨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