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议家之言 > 正文

卖方出货意向较强,买方投机心理较浓!市场驱动力已被上游抢走,织造行业正发生微妙变化!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张强 | 时间:2019-06-28T10:17:25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今年的纺织市场,是行情低迷、波动频繁的一年,年初纺织业正翘首期盼行情有所好转,然而世事难以预料,金三银四仍然遭遇了寒流,期间来自国内外的种种不利因素,让面料市场销售变得异常的冷清,但笔者发现,近日从市场来看一些乐观的情况正在发生。

 

近期低迷已久的涤纶长丝市场,在外围宏观、成本支撑及需求利好支撑下,出现了连续拉涨的态势,令厂家心态极好!而纺织市场走货也出现了积极的一面,非但没有明显下降并且不时伴有震荡上行态势的出现,部分前店后厂式布业公司和规模性经营门市销售出现好转,同时坯布市场的库存出现了下降的迹象。

 

 

原料成本的上涨到底对于下游织造企业意味着什么?

 

近阶段来,纺织行业正面临这样的两难。库存压力加剧、终端竞争趋于白热化、折扣有所提高,使得市场利润率进一步下降,为加快库存处理,导致利润出现了下降。再加上今年以来销售方面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导致前期部分小厂不堪重负,要不谋划提前放假,要不选择低价抛货。

 

而到了6月底,这种情况愈加明显,每家织造工厂或多或少会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如还贷压力、资金回笼压力、产品自身亏损压力。这些压力导致部分工厂积极性出货,让利促销,同时还能较快速的回笼资金。而今年的纺织业状况则是普遍的滞销,因此相较往年来说,织造工厂所受压力的幅度将更大,随着淡季已至,工厂为回笼资金而低价走货的心态开始明显。

 

在织造温吞行情持续了近一个季度之后,低迷已久的市场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转机,当问到”下游需求疲软,而原料继续涨价,那是否还会有人拿货“时,一位织造老板的回答变得不确定,但另一位贸易商却表示,”如果跌价的话,那拿的人会更少"。不过,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仍值得注意的是,当涨价到达一定程度后,产能过剩较严重的坯布行业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而随着原料成本的走高预期,部分投机商、贸易商纷纷选择这个时间段低价进货,囤货至后期销售。卖方出货意向较强,买方投机心理较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涨市场成交量,但是成交价普遍不高。

 

可以说,能在淡季上演这样一波原料涨价潮,让下游企业找到了低价出货的时机。受制于前期坯布价格较低及织造工厂成品库存高的影响,贸易端低位买货和厂家出货意向都偏强。所以整个市场大部分常规品种销量开始回暖,市场订单较前期增加。而随着上游原料短期内涨幅超千元,前期原料跌价的预期在减弱,市场的驱动力已从织造端逐渐回到了上游原料端。

 

既然订单差,为何织造厂家频繁购进原材料?

 

同时笔者也观察到,原料库存近期也在不断下降,说明下游厂家正在不断的购进原材料,那既然库存膨胀招致促销,为何不减少产量?

据市场了解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原先产能扩增,摊子铺得太大,收缩产量不容易。目前原材料在某些企业中库存量不是很大,虽然说现在做出产品就一定会亏本,但厂家为了维持日常生产,不得不采购原材料,利润空间进入低谷。所以厂家利用继续生产获得开机率,从而徘徊在亏本和盈利的边缘地带。其次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驱使,导致采购热度攀升。一些企业受到销售好转假象的诱使,开始盲目囤积原材料,造成了原料库存的下降,而与此同时他们的坯布库存依旧在高位。

 

综合来看,目前纺织市场早已过了传统旺季,照正常推断,市场短期并未有持续去库的状况存在,或许我们不应该凭表面现象而盲目乐观,市场成交量的拉涨大多得益于厂家出货和商家投机的心态,持续性不强。再加上走访市场得知,目前许多厂家将继续承受资金周转的压力,开工率后期或将继续下降。因此笔者认为,自经历五穷六绝后,短暂的“七翻身”行情或许值得大家期待!但经历短期繁荣之后,受制于大环境和过剩产能的双重欺凌,布市或将有继续下探的可能。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张强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