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此次此刻,曾经传统纺织市场上一抓一大把的常规产品——胆布,出现了“抢抢抢”的节奏,现金排队等货的疯狂情景。在热销面料榜上直接从中下游排名跃居榜首,成为下半年热销产品的“翘楚”!
时至今日,已经过了立冬,气温也是逐日降低,纺织市场本该硝烟四起,努力备战。但是今年的市场却有点不一样:各个老板既在痛苦原料价格暴涨暴跌,又担心坯布迟迟不启动,既担心自己手头的库存压太多,又担心市场一下子好了没有足够的弹药。
在如此纠结的环境下,胆布市场是否还能杀出重围,重出江湖呢?
天冷了,该是胆布上场的时候了!
胆布是一般羽绒服必备的里料,采用高密度里布涂防绒胶。手感轻柔、薄透,有加这层胆布的羽绒服就不用太担心钻绒的窘迫,一般现在市场上用涤塔夫做胆布的比较多,从170T-380T规格不等,此外随着工艺的升级,针孔回缩胆布等新型胆布近两年在市场上的份额也越来越大。
作为羽绒服面料的必须搭配品,羽绒服越好销,胆布也就越好卖,所以按照往年传统,第四季度是胆布的主场,天越冷,市场走量越大,典型的“看天吃饭”型产品。据盛泽地区一主流大厂介绍,随着气温降低,胆布在市场上的走货明显增多,下游时有采购,多为190T、210T、260T、290T等规格,但是今年行情与去年太不一样了,虽然时有订单,但是价格和利润明显跟去年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据调查了解,目前部分胆布老板在市场上出现了甩货的现象,低价抛货,将库存降低。“去年是价格三天两头上调一次,而且需要排队等货。今年是等着客户拿货,降价也卖点掉,胆布的日产量太高,把库存降低较为安全。”另一胆布老板说道。
以涤塔夫190T为例,每天的产量约为250米,以200台织机为例,一天出5万米。“进入9月份,市场一直处于旺季不旺的态势,市场订单不多,库存在缓慢上升,如果不趁这段日子降价把坯布库存清掉点,后面出货压力会更大。”业内人士说道。据悉,目前市场上320T甩货价格是1.95元/米,而同样的面料在8月之前是3.20元/米,才2个多月,价格就跌了近4成。
2个多月,跌了近4成,胆布还能有“春天”吗?
从市场整体来看,并非只有胆布与旺季失约,大多数产品在进入第四季度后均表现欠佳。有不少纺织老板把矛头直指原料暴涨暴跌行情的拖累,前期上游聚酯原料不顾下游死活疯狂拉涨报价,导致下游市场节奏全被打乱,如今主流原料涤纶长丝进入阴跌的态势,上涨想涨,下游盼跌,整个行业在煎熬。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难道市场真的进入拐点?
首先,从行业大环境来看,201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收入表现明显改善、2018年以来有所回落,2018年1-8月,纺织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累计同比2.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出现显著下降。纺织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所下降,也说明前期行业景气度在弱化。从2016年以来,纺织服装周期就进入了新一轮的复苏周期,如今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市场景气度有可能进入尾声。
其次,原料补跌进程还在继续。其实这次胆布价格走低,除了行情不如预期之外,原料价格频频下跌也难辞其咎。8月以来,涤纶长丝月内拉涨3000元/吨,进入10月份,涤纶长丝在持续低产销的压制下,价格一路下滑,月跌超2500元/吨。在这一涨一跌下,面料市场乱了套。在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织造厂家话语权逐渐在流失,原料价格涨,坯布涨不动,原料价格跌,坯布跌得快,一出一进,利润空间明显挤压,而且随着原料价格继续走低,坯布价格被打压难以避免。
最后,市场单逐渐进入尾声。今年市场货可以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进入10月,市场货陆续开始启动,涤塔夫、春亚纺、四面弹、仿记忆等常规秋冬面料陆续走货,市场总算呈现出一派旺季该有的态势。可是才过1个月,不少产品下单速度明显降缓,以胆布在内的面料走货开始放缓。
总的来说,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以胆布为代表的市场货再也难回到去年辉煌的时代了,但是终端消费者对防寒服的刚需还是存在。随着气温下降,胆布市场需求还是会逐渐显露,但是要想跟去年一样赚的盆满钵满,笔者认为就得引用一句话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