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8年结束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粘胶短纤开始进入新产能释放的“终极战”,又适逢下游纺织市场阶段性刚需之际,纱厂的老板们也在纠结,是该趁低价多囤点粘胶短纤呢?还是再等等看?毕竟接下来还有70万吨新产能要进入市场?
就在这两种心态的驱使下,市场陷入了僵持的态势。10月底,粘胶短纤价格出现分化,部分较低成交价在14500元/吨,中端产品主流商谈价在15000元徘徊下行,截至11月6日,中端产品主流商谈重心在14500-14700元/吨,高端价格相对抗跌,主流商谈价在14800-15000元/吨,跌破15000元的大关。那么,接下来哪些因素将影响着粘胶短纤的走势呢?

70万吨新产能释放将在11月结束
2018年原本就是粘胶短纤产能集中释放之年,市场新增产能预期在100万吨左右。2016、2017年粘胶短纤作为行业的黑马,主要也是落后产能清退为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今年在“产能大年”的标签下,下游拿货者的心态受到影响,多数纱厂或贸易商采取随买随用的策略,这也导致了粘胶短纤价格难以大幅度上涨,甚至呈现下跌态势。
进入11月,市场产能仍在继续释放,澳洋、江西赛得利装置投产在即,市场整体较为充裕,作为2018年最后一批新产能的释放,本轮粘胶短纤70万吨新产能投放也将告一段落,届时,国内粘胶短纤的产能突破400万吨,虽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最起码到2020年前,粘胶短纤行业很难有新产能投放,但是在这个供需失衡的年代,如此庞大的产能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打压。
亏损加剧中端厂家多拟限停产
进入第四季度,粘胶短纤市场跌势较为明显,但是作为其原理浆粕价格却表现坚挺,价格不跌反涨,截至6日,棉浆和溶解浆价格呈现稳中向上的格局,华东地区主流浆厂产量依旧偏低,短丝浆报价坚挺在7300元/吨水平;溶解浆延续坚挺态势,华泰经过将近三个月的检修,上周溶解浆已经恢复生产,但是太阳老厂上周起停车检修,行业供应偏紧,从而导致新月报价继续上调,现国产溶解浆报价上调至7800-8000元/吨,与上月相比上涨了百元;进口溶解浆阔叶浆报价在940-950美元/吨,针叶浆则在990美元/吨,与上月相比,上涨了6美元/吨。
在成本端强势和需求端疲软的作用下,粘胶短纤行业亏损加剧,这也导致了部分中端粘胶短纤厂家开始拟限停产操作,预计行业负荷将有5-6%的下降。
需求和产能进入博弈期,后市令人担忧
目前从供应来看,粘胶短纤整体负荷维持在9成以上,虽然10月末业内主流大厂限产检修呼声高涨,但是从现在市场的消息面看整体限产幅度低于10个点,再加上如今行业平均库存维持在半个月左右,为半年内的高位,市场相对充裕。
纵观终端市场,自2016年以来,伴随着服装市场的新一轮增长,原材料价格也是一路上涨,再加上各路成本支出持续上升,从而导致服装成品的价格也是一路水涨船高,许多服装品牌已经太早或者过度透支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导致第四季度消费力一般。产业链自下而上景气度在下滑,这也进一步抑制了纱厂对粘胶短纤的采购量。一方面企业在做“加法”,新产能继续上马,另一方面也在做“减法”,降低负荷减少供应,在这一加一减之下,粘胶短纤能否稳住目前摇摇欲坠的价格,还是有待考证的。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