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议家之言 > 正文

PTA疯狂上行,涤纶长丝一天一个价,聚酯市场狂欢下,织造市场凭什么这么苦逼?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陶佳毅 | 时间:2018-08-16T15:56:37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最近,PTA的行情就跟疯了一样,8月16日,PTA合约1809更是历史性地涨停了,收盘报价7974,直指8000点。

在PTA的带动下,涤纶长丝也是一天一个价。

原料价格涨得这么厉害,坯布价格却没怎么动,这是为什么呢?

1、上半年行情火爆,坯布厂家资金链充裕

正所谓手上有钱,心里不慌。经过从去年开始的喷水织机改造,江浙地区喷水织机的产能被大幅缩减。受此影响,今年上半年,常规面料品种出现了几年难遇的“一布难求”的现象。

可以说,能通过喷水织机整治活下来的织造企业,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企业。

在上半年的疯狂行情后,这些织造企业前些年的库存大多被消化,手上也回笼了一大笔资金。上半年钱赚到了,手上有钱了,面对原料暴涨,心里的底气自然也就足了不少。

2、前期囤原料

众所周知,大部分织造企业都是定期采购原料的。因此如果要核算成本的话,应该用他们购进原料时的原料价格来核算,而不是通过当日的原料价格来核算。

这个在平时原料价格稳定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当原料涨幅过大的时候,原料差价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以常见的涤纶FDY 150D/96F为例,8月15日该品种的价格是11000元/吨,而一个月前,7月15日的价格仅仅在9500元/吨。中间差价在1500元/吨。可是如果生产的产品规格相同,在市场上呈现出来的产品也是差不多的。

如果9500元/吨的时候买原料的企业不涨价,那11000元/吨时买原料的企业也没法涨。因为一旦涨了就卖不出去,这是很现实的事情。

尤其是一些大的织造企业,一次进货备两三个月的原料也是常事,它们的产量巨大。一旦它们的价格下不来,市场整体的价格也就很难下来了。

3、早期接单

对于织造厂家来说,很多做订单货的企业订单排期都比较长,如果生意好的时候,一些订单甚至会排到两三个月后。

好巧不巧,因为织机整治,上半年正是这些年来生意最好的时候。这就导致了一些织造企业的订单排到了好几个月以后。可既然单子都下了,合同都签了,原料涨价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生产。如果能够和客户商量着涨一点还好,如果真的涨不了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可是一旦有低价订单在生产,在议价方面就会处于一个天然的劣势,价格也就上不去了。

4、别家不涨,不敢涨

笔者在近两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就发现,有很多织造企业都表示,他们有很强的涨价意愿,但是就是不敢涨。因为市场上常规产品的价格普遍比较低,如果一家涨了,别家不涨,那单子肯定就没有了。

企业为了维持稳定的客源,只能硬挺着把价格稳在低位。因为环保产能受限等原因,至少在目前而言,大部分织造厂家还是有一定的利润的,只是利润已经很薄了。如果原料再涨下去,可能这点很薄的利润也保不住了。

这样会导致一个什么后果?

1、卖布不如卖原料

一些常规产品中,原料的成本甚至可以占到总成本的70%-80%。以上文说到的涤纶FDY 150D/96F为例,它的价格在一月内上涨了1500元,上涨幅度高达15.8%。一般情况下,常规品种坯布的净利润一般也就5%左右。即使布价略微上涨了一点,那也肯定无法达到原料的涨幅。所以就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把坯布卖掉赚的利润可能还没有把织成这些坯布的原料卖掉赚得多。

2、织造企业不愿接单,贸易商有钱买不到货

在调查过程中,就有很多贸易商向笔者抱怨,现在有钱买不到货。

考虑到现在疯狂上涨的原料价格和停滞不前的坯布价格,织造厂家普遍对接单的热情不高。价格低了织造企业不满意,价格高了贸易商不满意,因此就造成了织造企业有单不能接,贸易商有钱买不到布的矛盾情况。

面料还会涨吗?

随着大量织造企业的原料库存被消化,原材料成本上涨,未来坯布的价格大概率情况下会上涨。

现在织造企业基本机器都在满开,生产出来的坯布因为成本不高的原因,不愿在现在出手,加上上半年行情好,历史库存被清,现在大量的坯布厂家更愿意把布留在自己的手中,等到坯布面料涨价以后再卖出去。

至于涨幅,如果按照目前原料的价格来看,涨幅应该会在15%-20%左右。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抱团上涨,相信不久以后,越来越多的坯布面料厂家会继续跟涨。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陶佳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