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议家之言 > 正文

行情回到“解放前”!部分羽绒服面料、坯布价格下跌0.50-0.80元/米!

[ 来源:中国绸都网 | 作者:沈佳羽 | 时间:2017-11-24T10:20:56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今年的双十一似乎没有带动纺织市场,银十也旺季不旺,行情结束的太快。今年羽绒服面料都卖不动了,秋冬面料羽绒服系列产品表现一般。

最近的织造市场交投气氛确实有点淡,大部分坯布价格也回温了,回到了正常价格。某一做尼丝纺的大企业告诉笔者:“最近生意清淡了不少,虽然锦纶原料价格仍很高,但坯布价格早就降下来了,厂里库存也多了起来。现在市场上有一部分人为了清库存,套现金,开始底价售货,所以我们也不得不降价。”年底了,回款问题确实是重中之重,行情走淡,为了拿回现金,只能底价出现,这一销售方法也是情有可原的。笔者了解到该企业,像380T尼丝纺价格已经下调了0.5元/米,更有产品下调0.8元/米!

羽绒成本压力制约产量

笔者采访了某专业做尼丝纺的织造厂家,被问及行情时,是这样说的:“坯布不好卖了,现在厂里都是库存,价格也降下来了。”织造厂家羽绒服面料坯布销售一般,多半的原因和服装厂采购有关。那么,是什么导致服装厂采购减少呢?该企业经理告诉笔者,今年的物价飞涨,羽绒服需要用到的羽绒价格也猛涨,从往年的十几万元每吨已经涨至三十几万元每吨!羽绒价格上涨60%左右,这价格确实太高。价格高以外,也必须要现金购买。以至于很多小型服装厂很难有实力购买羽绒生产羽绒服,例如平湖的许多生产羽绒服的小型服装厂,今年由于羽绒成本问题,很少厂家做羽绒服了。羽绒服面料的采购减少也就这样形成了。

羽绒服累库存,减少新产量

另一方面,服装厂减少羽绒服面料采购,说明需求减少了,又是为何会导致需求减少呢?笔者通过某贸易商的谈话得知,今年服装厂的秋冬装普遍不好卖,服装厂里到处是库存,堆满了衣服。其实今年羽绒服不好卖,有部分原因受去年影响。去年临近春夏时就有很多人预测冬天将会很冷,因此认为羽绒服将爆售,因此有部分人开始囤积羽绒服。然而去年冬天并没那么冷,因此许多羽绒服卖不出去,有了库存。去年累积下来的库存仍在,加上今年新生产的,就导致库存逐渐增多。

“狼来了”效应,减少产量

去年预测的“寒冬”没有到来,而今年就不敢再预测,或有人认为今年冬天会和去年一样,属于温暖的,加之被去年的库存吓怕了,因此今年减少了羽绒服的产量。这可称为“狼来了”效应。羽绒服产量的减少,随之减少便将是羽绒服里面料,因此纺织市场的需求也减少。据中国服装协会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预测,未来5年国内羽绒服的规模将有明显变化,较2017年大幅下降后,趋于平稳。

然而初冬的寒意渐入佳境,气温越来越低,似乎今年的冬天将会比去年冷,羽绒服的销售或将因此而上升。或许到十二月份,会有新一轮羽绒服补单,布老板们都期待着这种情况出现呢。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沈佳羽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