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日本丝绸行第二站:在蚕丝研究所惊现巨大蚕茧!

[ 来源:丝绸苏州 | 作者:丝绸苏州 | 时间:2016-12-30T09:25:45 | 订阅《东方纺织》周刊 | 订阅行情短信 ]

霸气蚕茧初登场

我们出行的大巴车还未停靠,远远便在窗前看见了日本蚕丝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西装笔挺的站在前方迎接我们,指引我们前往研究所。研究所的位置坐落于东京的繁华地区一个闹中取静的地带,一进门便看到了研究所所长清水重人先生早已在门口等候,其实从这里开始,我们便已经对日本人的“职人气质”感触颇深了。

清水重人先生首先为我们分享了日本丝绸行业的近况:在日本的生丝需求量大,但是生产少大量进口中国,而日本生产的丝会有专门的标示。

目前日本生产生丝的农家只有386家,指定的组织会去指定的农家收生丝。这样也是为了让生产方和需求方加强联系,保证信息交流可以让买家对产品的品质得到最全面的了解,使商品的研发更加细致化。在日本,以富冈制丝厂为中心曾经也掀起过一场丝绸的热潮。

会谈之后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

非洲天然茧,很多蚕宝宝在一起吐的

人工蚕茧,研究非洲蚕茧时让很多蚕宝宝一起吐的人工茧。

虽然日本的丝绸产业严重萎缩,但是日本在科技研究方面一贯坚持超前战略,包括日本东京大学、蚕丝研究所、蚕丝学会等机构都对蚕丝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与苏州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在研究所的产品展示中心,看到很多含有丝素的防晒保湿的护肤品

丝素化妆品

绢丝琴弦

没有褪去丝胶的天蚕围巾 泛着淡绿色

交流洽谈

用蚕茧做的花束

谈起收获,苏州丝绸协会张秘书长说道,我们的行业在一个挣扎的过程中,行业人也需要快速的成长,日本人执着与坚持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已经是高科技飞速增长的年代,古老的产品不能仅仅停留在丝成绸、绸成裳的年代,应该利用好丝绸的价值开发衍生品,就像这些丝胶丝素的护肤品,将富有历史背景的产品走进生活。


用日币的纸张做印染

今天的考察,可以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工匠之行。

看完日本蚕丝研究所的对科研成绩的不断探索,我们又看到了一位穷极一生都在为印染而努力的老人与工坊。

日本人对门面的修葺是一种品位也是一种讲究,古老的建筑搭配和风十足的小院,在夕阳西下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静谧,在富田染工坊的门口有一条河水,听说在每年的樱花季这里的树枝便会结满樱花。

在富田工坊的二楼,社长富田笃先生亲自接待我们,并且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染工艺,不仅如此,在今年的4月22日,富田先生也带着他们的产品来到苏州参加了“丝绸苏州2016”展览会,受到众多关注。

根据富田先生的介绍:他们所用的模板纸张和日币的纸张是一样的,学名叫做“美浓和纸”,模板全部手工雕刻,不可以电脑制作。通常是染坊把设计图给雕刻师,而做这种雕刻的师父只能在日本的栃木县才能找到。

对此,我们苏州丝绸行业协会随行的专家们也提出了疑问,是否可以通过电脑来制作这些图样?

富田先生也做出了解释:手工雕刻的才是有价值的产品,如果通过电脑的话就是印刷而不是印染了。

所以,通常这样一块黑乎乎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模板要卖人民币5-10万不等的价格。

模板

工具

样板仓库和印染车间

样品

最好的了解,莫过于亲身体验,离开前大家纷纷制作了手信进行留念。

简单的手信制作便是这几个步骤,听富田说,以前在晾干过后还会在门口的河流里清洗,现在环境管制后,主要用雨水和井水做最后的清洗。

    (本网尊重各兄弟网站及独立撰稿人之版权,如发现本网刊登您的稿件而未署名,请联系我们.同时本网也欢迎对市场具有敏锐判断和独立见解的行业人士前来投稿,投稿邮箱info@168tex.com 电话:0512-63082910)
责任编辑:任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更多